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


屈穎談《追光之歌》 追光然後成為光
2022-11-11
彰化社區大學11月7日舉行首場「111年秋季班公民素養周系列講座」,副校長妙宥法師、主任知超法師帶領近200位師生齊聚雲端,專注聆聽台灣漸凍人協會理事長暨《追光之歌》作者之一的屈穎闡述「追光之歌」主題:「相遇的每個人都是生命中的一道光,超越有形侷限與禁錮,磨礪出更澎湃、更浩瀚的生命之光。那光,超越千萬年,交會閃耀。」屈穎勉眾:「追光,然後成為光。」
屈穎敘述創作《追光之歌》背景與因緣:「我一直很在乎『意義』二字。對於能選擇的,我看中其背後的意義;對於無法選擇的,我會用意義來說服自己。回到自己的人生,到底怎樣才是有意義?所謂的意義到底是別人賦予還是靠自己去定義?從起跑後,我腦海裡的這些疑問跟著腳下的步伐一刻也沒停下。」
冥冥中似若有一道無形的光,引導自己與先生陳大謀認識、相知、相惜。在陳大謀發病初期,答應他第二次的求婚,婚後定居寶島,共同創作《追光之歌》,過程艱辛且感動,透過399頁11萬餘字,真實呈現彼此依存、心心相印的生活點滴。
《追光之歌》是兩岸四代人生命的縮影,記錄了獨特的兩岸情緣,實現對婆婆劉學慧的承諾,延續婆婆給人溫暖的人間菩薩行者風範,及公公陳宏、大姑陳心怡等眾多漸凍人淬鍊生命的故事。
主持人陳惠櫻引言「與佛教、佛光山的因緣?如何和罹病臥床的先生溝通,維持彼此情感?2022年10月獲選漸凍人協會理事長,請分享承擔重任後的規劃和目標?來台13年的感想,生命中讓您最感動人、事、物?」等提問。
屈穎表示,與婆婆年齡相差40歲,跨越海峽的時間相隔60年,卻因為自己追隨的這道光「陳大謀」而成為一家人;雖然是婆媳,但更像是母女或摯友,同樣出生在大陸,卻都在島嶼落地生根,一起用「愛、勇氣、信仰」面對生命,共同譜寫出一曲澎湃的生命之歌。
婆婆承擔過漸凍人協會理事長及國際佛光會台北教師分會會長,婆婆接引自己親近佛光山、台北道場,拜懺禮佛、薰聞善法,與先生先後參加三皈五戒,皈依星雲大師;多次跟隨婆婆到佛光山、福山寺等道場宣說弘法。
公公發病期間,大師常往醫院給予慰問祝福,盛讚公公「身如頑石、心如飛鳥」,一生力行「珍視生命」的價值;公公往生時,台北道場妙暢法師是第一個抵達病房的法師,法師面容平靜,浮現些許清靜的微笑,彷彿透過法師讓家屬看到公公的「欣然」。
先生發病時,台北道場妙凡法師親臨病塌關懷,鼓勵先生「啟動分身」:「你全身不能動,可以請太太幫你完成使命。」自己聞言甚覺震撼,啟發全新思維,改變方向、活化觀念,允諾先生當他的分身,共同成就人間志業。
妙凡法師致贈大師《往事百語》,與先生共讀大師的「覺」與「行」,領會彼此「心甘情願」、「有情有義」的人生寫照。拜讀大師《成就的祕訣:金剛經》,在生活中落實「無相布施、無我度生、無住生活、無得而修」法要:「因為無,所以無所不能。」
身為漸凍人的家屬,清楚明白照護患者的箇中辛酸,在接與不接理事長猶豫不決時,腦中浮現大師「直下承擔」的勉勵,欣然承擔理事長的重責大任,延續願景1.0、拓展願景2.0,以病友為中心,整合跨專業醫療團隊,協助病友做出明智的醫療決策及臨終尊嚴;善用高科技輔具,保有病友生活自主性;整合資源、人力,讓病友得到安全妥善的居家照護。
屈穎逐一回覆妙宥法師及多位學員提問,並引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〈用生命影響生命〉內文勉眾:「把自己活成一道光,因為你不知道,誰會藉著你的光,走出了黑暗……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,因為你不知道,誰會藉著你的信仰,走出了迷茫。」
屈穎敘述創作《追光之歌》背景與因緣:「我一直很在乎『意義』二字。對於能選擇的,我看中其背後的意義;對於無法選擇的,我會用意義來說服自己。回到自己的人生,到底怎樣才是有意義?所謂的意義到底是別人賦予還是靠自己去定義?從起跑後,我腦海裡的這些疑問跟著腳下的步伐一刻也沒停下。」
冥冥中似若有一道無形的光,引導自己與先生陳大謀認識、相知、相惜。在陳大謀發病初期,答應他第二次的求婚,婚後定居寶島,共同創作《追光之歌》,過程艱辛且感動,透過399頁11萬餘字,真實呈現彼此依存、心心相印的生活點滴。
《追光之歌》是兩岸四代人生命的縮影,記錄了獨特的兩岸情緣,實現對婆婆劉學慧的承諾,延續婆婆給人溫暖的人間菩薩行者風範,及公公陳宏、大姑陳心怡等眾多漸凍人淬鍊生命的故事。
主持人陳惠櫻引言「與佛教、佛光山的因緣?如何和罹病臥床的先生溝通,維持彼此情感?2022年10月獲選漸凍人協會理事長,請分享承擔重任後的規劃和目標?來台13年的感想,生命中讓您最感動人、事、物?」等提問。
屈穎表示,與婆婆年齡相差40歲,跨越海峽的時間相隔60年,卻因為自己追隨的這道光「陳大謀」而成為一家人;雖然是婆媳,但更像是母女或摯友,同樣出生在大陸,卻都在島嶼落地生根,一起用「愛、勇氣、信仰」面對生命,共同譜寫出一曲澎湃的生命之歌。
婆婆承擔過漸凍人協會理事長及國際佛光會台北教師分會會長,婆婆接引自己親近佛光山、台北道場,拜懺禮佛、薰聞善法,與先生先後參加三皈五戒,皈依星雲大師;多次跟隨婆婆到佛光山、福山寺等道場宣說弘法。
公公發病期間,大師常往醫院給予慰問祝福,盛讚公公「身如頑石、心如飛鳥」,一生力行「珍視生命」的價值;公公往生時,台北道場妙暢法師是第一個抵達病房的法師,法師面容平靜,浮現些許清靜的微笑,彷彿透過法師讓家屬看到公公的「欣然」。
先生發病時,台北道場妙凡法師親臨病塌關懷,鼓勵先生「啟動分身」:「你全身不能動,可以請太太幫你完成使命。」自己聞言甚覺震撼,啟發全新思維,改變方向、活化觀念,允諾先生當他的分身,共同成就人間志業。
妙凡法師致贈大師《往事百語》,與先生共讀大師的「覺」與「行」,領會彼此「心甘情願」、「有情有義」的人生寫照。拜讀大師《成就的祕訣:金剛經》,在生活中落實「無相布施、無我度生、無住生活、無得而修」法要:「因為無,所以無所不能。」
身為漸凍人的家屬,清楚明白照護患者的箇中辛酸,在接與不接理事長猶豫不決時,腦中浮現大師「直下承擔」的勉勵,欣然承擔理事長的重責大任,延續願景1.0、拓展願景2.0,以病友為中心,整合跨專業醫療團隊,協助病友做出明智的醫療決策及臨終尊嚴;善用高科技輔具,保有病友生活自主性;整合資源、人力,讓病友得到安全妥善的居家照護。
屈穎逐一回覆妙宥法師及多位學員提問,並引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〈用生命影響生命〉內文勉眾:「把自己活成一道光,因為你不知道,誰會藉著你的光,走出了黑暗……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,因為你不知道,誰會藉著你的信仰,走出了迷茫。」
最新消息
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
2025-08-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
2025-08-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
2025-08-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「沉默的威脅」
2025-08-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
2025-08-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
2025-08-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
2025-08-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
2025-08-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
2025-08-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
2025-08-13
相
關
消
息
與星雲大師再一次靠近 東京論壇回顧星雲大師的智慧與風範 2025-07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齊豫與李建復攜手嗨翻全場 2025-06-30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歐麗娟詮釋紅樓繁華大觀園外還有整座人間 2025-06-29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怡蓁與陳義芝解說驀然回首的辛棄疾 2025-06-26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王文靜談住在喜馬拉雅山風光 2025-06-25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月卿分享如何升級自癒力 2025-06-24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謝震武暢談活出上善若水的人生 2025-06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蔣勳聚焦談「祇樹給孤獨園」 2025-06-22